現代餐飲對廚房的要求越來越高,不但要合理實用、衛生清潔、美觀大方、面積適中、節省勞動,如果站在老板的角度來看的話,還要節約成本、經久耐用、提高效率。
而廚房設計中顧此失彼的現象卻經常發生,看起來整齊衛生,實際上廚師們在工作中卻施展不開;爐具雖美觀好看,卻不太實用。因此,在設計廚房時,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。
廚房面積合理適中
通常,一個爐灶可供應40-50個餐位,但有些地方餐廳,會要求提高效率,一個爐灶要供應50-80個餐位。而一個爐灶供應的餐位越多,廚房面積就可以越節省,費用也可以相應降低。廚房面積分配合理,設施配備恰當,投資費用就可以節省。面積過大,設施設備數量多、功率大或超越廚房真實生產需要,片面追求設備先進、功能完備,產生“大馬拉小車”的現象,就會增加投資。但如果廚房面積過小,設施配備不足或功率不夠,生產和使用過程中,不僅需要追加投資以滿足生產需要,而且還會影響正常生產和出品。
設備安置重實用
新建或改造廚房時,很多老板為追求視覺效果或方便顧客參觀,片面追求設計效果或買設備只重外表,結果買回的設備板太薄、質太輕,工作臺一用就晃,爐灶一燒就臌,冰箱一不小心就升溫。還有些設備,看似新穎、功能超前,但真正的實用價值不高。如很多國產的運水煙罩、升降傳菜梯等,往往是施工人員撤出,酒店籌建人員退場,接手的廚師成了設備的修理工。
不同菜系配不同灶具
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:不論自家賣什么地方風味的菜品,設備都選配廣式爐灶,認為只有這樣的配備,廚房才是先進的。其實不同菜系、不同風格、不同特色的餐飲產品,對場地的要求和設備用具的配備不盡相同。如經營粵菜要配備廣式炒爐;以銷售燉品為主的餐飲,廚房要配備大量的煲仔爐;以制作山西面食為特色的餐飲,要設計較大規模的面點房,配備大口徑的鍋灶、蒸灶。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,不僅成品口味難以地道,而且燃料、廚師勞動力的浪費也是驚人的。一個合理的廚房設計,才會使效率大大提高。
廚房隔區不宜太多
很多廚師長在設計廚房時,一聽老板提到廚房要先進整齊、要改善廚師工作環境,就無節制地擴大面積,拓展空間。不僅如此,還把偌大的一個廚房進行無限分隔,各作業間互相封閉,看不見、叫不應,這既增加了廚師搬運貨物的距離,又不便互相關照和提高工作效率,而且更容易產生安全隱患。
廚房通風須講究
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排風設備,最重要的是要使廚房,尤其是配菜、烹調區形成負壓。負壓是指排出去的空氣量,要大于補充進入廚房的新風量,這樣廚房才能保持空氣清新。
在抽排廚房油煙的同時,不可忽視烤箱、焗爐、蒸箱、蒸氣鍋以及蒸氣消毒柜、洗碗機等產生的濁氣、廢氣,要保證所有煙氣盡量不在廚房區域彌漫和滯留。